必一·运动跑道与画布:两种青春的碰撞
清晨六点的操场,阿哲的跑鞋碾过露水,每一步都踏碎薄雾。他喘着粗气冲过终点线时,画室窗边的窗帘刚被风掀起一角——小夏正支着画架,铅笔尖在速写本上划出细碎的声响。两个世界本该毫无交集,直到那个雨天,阿哲的膝盖磕在塑胶跑道上,血珠渗进裤管,而小夏刚好抱着急救箱路过。

"你没事吧?"她的声音像浸了晨露的薄荷糖,软乎乎地飘过来。阿哲抬头,看见她额前的碎发沾着颜料,鼻尖还留着未擦干净的炭灰——那是刚才画人体模特留下的痕迹。"谢谢。"他接过碘伏棉球,指尖碰到她的手腕,凉得像块温玉。
从那以后,阿哲总会在训练间隙往画室跑。他蹲在角落看小夏调色,看她把群青和钴蓝揉成天空的颜色;小夏则会坐在看台上,看他跳远时展臂如鹰,看他举重时青筋暴起。有天阿哲突然说:"你画的肌肉线条,比我练三年还准。"小夏笑着把画笔往他手里塞:"那你给我当模特啊,我画《奔跑的人》系列。"
可碰撞 inevitably 发生了。校运会前夕,阿哲负责设计宣传海报,小夏坚持要用抽象风格,阿哲却觉得应该写实:"谁会看懂那些乱七八糟的线条?观众要看的是我们运动员的力量!"两人冷战三天,直到运动会当天,阿哲在检录处看见自己的照片被印在海报上——小夏把他的跳跃姿态简化成几何图形,背景是渐变的橙色,像燃烧的火焰。"这是我理解的'力量',"小夏递给他一张明信片,背面是她新画的速写,阿哲举着杠铃,影子被拉得很长,"你看,你的影子都在用力。"
后来他们成了默契搭档。阿哲帮小夏搬画架,小夏给阿哲做运动后拉伸;阿哲教小夏打篮球,小夏教阿哲画静物。有次小夏失恋,把自己关在画室哭,阿哲二话不说拉着她去操场:"跑起来,眼泪就飞了。"一圈、两圈、三圈……小夏的呼吸越来越急促,却忽然笑出声:"你看,风把烦恼都吹走了。"而阿哲比赛失利时,小夏会把他的号码牌裱在画框里,题字"未完成的诗",告诉他:"下次,我们把诗写完。"
毕业那天,阿哲收到美院的录取通知书,阿哲握着体院的offer,站在操场中央。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,一个拿着画板,一个扛着哑铃。"以后你要是累了,就来找我画画,"小夏把一幅《跑道上的少年》塞给他,"我要把你画成永恒的模样。""那你呢?"阿哲把护腕摘下来给她戴上,"等我拿了冠军,给你当一辈子的模特。"
如今,阿哲的奖牌挂满墙,小夏的画作摆在画廊。偶尔他们会视频通话,阿哲展示新买的哑铃,小夏展示刚完成的丙烯画——画里是两个人,一个在跑道上冲刺,一个在画布前微笑。原来青春从不是单选题,有人选择用汗水浇筑梦想,有人选择用颜料描绘未来,而当这两种光芒交汇时,便成了生命中最绚烂的烟火。
风从窗外吹进来,掀动书桌上的速写本。阿哲望着屏幕里的小夏,忽然笑了:"下次见面,我给你画幅肖像?""好啊,"小夏眨眨眼,"这次换你当我画里的主角。"

(全文约750字)
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