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一·运动常州体育场:一座城的活力图腾
清晨六点的阳光刚爬上东边的云层,常州体育场的塑胶跑道已泛起细碎的光斑。老张推着自行车停在入口处,车筐里装着太极剑,他抬头望了眼那座熟悉的“巨兽”——流线型屋顶如振翅欲飞的雄鹰,金属框架在晨光中闪着银灰色的光泽,仿佛随时会载着城市的梦想腾空而起。

十年前,老张还是市体校的教练,曾带着学生在这片土地上挥汗如雨。那时体育场还在建设中,钢筋水泥的骨架刺破天空,工人们喊着号子,将每一块砖石都砌进对未来的期待。如今,当年的毛头小子们有的成了职业运动员,有的成了基层体育老师,而老张依然习惯每天来这里打太极,看晨练的人们笑着打招呼,听跑道边传来此起彼伏的口号声。
这座占地三百多亩的“城市客厅”,早已超越了单纯的体育功能。去年夏天,亚洲青年运动会的圣火在此点燃,来自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在这里追逐梦想。记得那个暴雨倾盆的傍晚,男子百米决赛因天气推迟,全场三万多名观众没有散去,他们举着荧光棒为选手加油,雨水打湿了衣衫,却浇不灭热情。最终,中国小将冲过终点线时,整个体育场沸腾了,欢呼声震得屋顶都在颤动——那一刻,老张站在看台上,突然想起三十年前自己第一次站在这里时的激动,原来时光流转,热血从未改变。
平日里,体育场更像一幅流动的市井画卷。清晨,太极扇的银色扇面划破空气,广场舞的音乐与孩子们的笑声交织;傍晚,夜跑族的荧光手环连成一条发光的长河,绕着跑道一圈又一圈;周末,草坪上支起帐篷, families铺开野餐垫,烤肠的香气混着爆米花的甜味飘向远方。去年秋天,一场周杰伦的演唱会让这里变成了歌迷的海洋,荧光棒组成星海,当《稻香》的前奏响起,无数人跟着哼唱,老张坐在后排,看着身边的年轻人跟着节奏摇摆,忽然觉得,这哪里是体育场?分明是一座城市的情绪容器,装下了汗水、欢笑、眼泪,还有对生活的热爱。

去年冬天,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体育场暂时沉寂。老张隔着围栏望着空荡荡的场地,心里空落落的。直到春暖花开,人们重新回到这里,跑步的脚步声、篮球撞击地面的声响、孩子们追逐的叫喊声,才让他松了口气——原来,一座城市的活力,就藏在这些平凡的声音里。
此刻,老张走进体育场,找到自己的老伙计们,一起打起了太极。风掠过耳畔,远处传来年轻人的呐喊,他知道,这座“活力图腾”永远不会老,因为它始终站在时代的风口,承接每一次心跳,拥抱每一个明天。
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