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一·运动操场上的青春跃动:一周体育课侧记
清晨的风裹挟着青草香钻进校服领口时,我知道又到了每周最期待的时段——体育课。这节被阳光镀亮的课程,总能把沉闷的课本抛向脑后,让少年们的活力在塑胶跑道上肆意迸发。

周三:接力赛的“心跳交响曲”
周三的阳光像熔化的金子,把操场烤得暖烘烘的。体育老师抱来一摞接力棒,笑眯眯地说:“今天玩个升级版‘蛇形接力’,考验默契的时候到啦!”我们分成四组,我幸运地站在第一棒的位置,指尖紧紧攥着冰凉的接力棒,掌心沁出的汗几乎要把它浸湿。
“预备——跑!”发令枪响的瞬间,我像离弦的箭冲出去,耳边风声呼啸,余光瞥见第二棒的小林正踮脚张望。转弯时我故意放慢半拍,等他靠近才把棒递过去——上次就是因为交接太急摔了一跤,这次我可不想重蹈覆辙。当他稳稳接住棒时,我听见身后传来此起彼伏的欢呼,喉咙突然发紧,原来被人信任的感觉这么烫。
最后一棒的小宇像只灵活的豹子,超过隔壁班选手时,全班都跳起来喊破了嗓子。当终点线撞进怀里时,我们四个抱成一团,汗水混着笑黏在脸上,连老师举着秒表的手都在抖——我们打破了年级纪录!那一刻忽然懂了,所谓团队,就是把后背交给彼此,让每一步都踩在同一条鼓点上。
周四:篮球框下的“笨鸟先飞”
周四的篮球课简直是“大型社死现场”。老师示范三步上篮时,动作轻盈得像只燕子,轮到我时却成了“企鹅漫步”:迈第一步就绊倒鞋带,第二步慌得把球往篮板上砸,第三步直接扑倒在草坪里,惹得全班哄堂大笑。我红着脸爬起来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篮球纹路,突然想起上周看的纪录片里说“科比凌晨四点的洛杉矶”,原来天才也会经历无数个跌倒的瞬间。
午休时我抱着球跑到空无一人的球场,对着墙一遍遍练拍球。起初球像个调皮的孩子,总从我指缝溜走,渐渐地,我能控制它的弹跳高度了;接着模仿老师的手腕发力,尝试绕着锥桶运球……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,直到保安叔叔吹哨提醒关门,我才依依不舍地把球放进器材室。第二天测试时,我终于能连贯完成三步上篮,球空心入网的声音,比任何掌声都悦耳。原来“不会”不是终点,“想会”才是起点啊。
周五:羽毛球场的“慢热时光”
周五的体育课少了竞技的紧绷,多了几分松弛。我和同桌小棠拿着羽毛球拍晃到角落,她举着球笑嘻嘻地说:“咱俩来个‘和平局’好不好?谁也别认真。”我笑着点头,可挥拍时还是忍不住较劲——结果可想而知,我屡屡漏接,她却总能化险为夷。
中场休息时,我们坐在树荫下啃橘子,看她鼻尖沾着橘皮屑的样子,我突然觉得体育课最动人的,从来不是输赢,而是有人愿意陪你把同一个动作重复一百遍,在你失误时递来一瓶水,笑着说“刚才那球超帅的”。风掀起她的马尾,远处传来其他班的笑声,这一刻,连空气都飘着甜丝丝的味道。
暮色漫过操场围栏时,我们拖着酸软的腿往教室走,裤兜里的钥匙串叮当作响。这一周的体育课像一盒什锦糖,有接力赛的刺激、篮球的苦涩、羽毛球的清甜,每一种滋味都酿成了成长的养分。原来所谓青春,就是在跑道上的每一次冲刺,在篮球框下的每一次跌倒,在朋友间的每一次打闹里,慢慢读懂什么是勇气、坚持与陪伴。
下周的体育课,阳光一定还会准时洒下来,而我们的故事,永远有新的章节等待书写。

留言: